太平洋上利奇馬、柯羅莎、范斯高「三颱共舞」!颱風利奇馬更逼近台灣,上午轉中度颱風。中央氣象局預估中午發海警,深夜發陸警。氣象專家吳德榮根據最新中央氣象局 (7日2時)「潛勢預測圖」分析指出,「利奇馬」的「確定性路徑」雖接近「西北颱」,不過,70%颱風中心通過的範圍:包括偏向路徑左側,登陸台灣,也包括偏向路徑右側,大幅減輕威脅,皆非「西北颱」。而根據最新(6日20時)歐洲中期預報中心(ECMWF)模式最新資料的修正,西北颱威脅程度已較原模擬減輕,但因距離還遠,應再繼續觀察。
利奇馬轉中度颱風,上午8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 20.2度,東經128.0 度,以每小時15公里速度,向西北進行。中心氣壓965百帕,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35公尺,瞬間最大陣風每秒45公尺,七級風暴風半徑220公里,十級風暴風半徑70 公里。
吳德榮在「三立準氣象·老大洩天機」專欄發文指出,所謂「西北颱」是指颱風偏西或西北進行,中心穿過彭佳嶼與台灣本島之間,其偏西至西北風吹進淡水河,除了帶來強風,也使得颱風帶來的大量降雨,無法順利宣洩入海,造成北台灣嚴重淹水;因1963年的強颱「葛樂禮」而得名。對於利奇馬會是西北颱嗎?吳德榮除根據氣象局最新「潛勢預測圖」,還參考歐洲中期預報中心模式最新資料分析,接近「西北颱」及直接登陸台灣的數量,較原模擬減少,而偏向右側掠過東北部海面,距離較遠的數量,則在增加;威脅減輕,認為要「再觀察」。
天氣風險公司氣象主播賴中瑋在臉書發文分析指出,今天對利其馬颱風的發展相當關鍵,過去24小時已經明顯增強,結構也整理的越來越完整,凌晨中心最大風速達每秒鐘30公尺,預計今天上半天就有機會超過每秒鐘33公尺,達「中度颱風」等級,在明後天最接近台灣的時間之前,強度還會持續增加,並將可能以中度颱風的強度影響台灣,不能掉以輕心。
在路徑方面,過去24小時利奇馬颱風的導引氣流並不明顯,移動速度緩慢,賴中瑋指出,由於在海上停留時間較久,有時間和空間調整結構、增加強度。今天隨著北方的范斯高颱風北移,太平洋高壓的範圍也將西伸至利奇馬颱風北方,帶來較明顯的導引氣流,加快其往西北方向移動的速度,並朝台灣東北部海面前進。目前看起來其中心位置有可能從台灣北部近海通過,類似西北颱的路徑,但是也不排除中心有登陸台灣東北部陸地的可能。
吳德榮表示,今天「利奇馬」外圍東北風攜帶水氣,在迎風面的北部、東北部有明顯降雨;大氣不穩定,中南部午後有局部雷陣雨。北部氣溫約25至34度、中部25至35度、南部24至35度、東部23至33度。氣象局預報也指出,由於背風沉降影響,今天新竹到彰化附近有局部攝氏36度高溫發生機率,其他地方則在32到35度,外出請多補充水分並注意防曬。
最新模式模擬顯示,明天(8日)各地天氣轉變,吳德榮說,北台灣風雨逐漸增強、中南部山區雨勢逐漸增大,週五(9日)北台灣慎防強風豪雨,中南部山區亦有較大降雨;花東可能有焚風發生。週六、日(10、11日)「利奇馬」逐漸遠離、盛行西南風,迎風面中南部仍有明顯雨勢,背風面北部、東半部天氣好轉,高溫炎熱;花東有焚風機率。不過,「利奇馬」對各地的影響程度,與颱風的結構、路徑變化密切相關,還有變化,應注意最新資料的調整。